咨询电话:0535-6260368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竹制品网>行业资讯> 竹制品梦实现版图
竹制品梦实现版图
发布时间:Mar 4, 2017 4:06:23 PM  查看次数:1353次

  现在天气虽然渐渐转凉,但在临桂县南边山乡的工业集中区里,很多竹制品厂的生产车间却仍是热火朝天,工人们仍在紧张地飞针走线将一块块零散的像“麻将块”一样的竹块编成一张张美丽的竹凉席。在三林竹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主管销售的负责人林志坚高兴的说:“我们现在是淡季不淡,每月仍要生产1000多张竹凉席和竹床、竹椅等竹制品,前几天刚住南宁发了400张竹床,今年我们已销售了2万多张竹制品,实现销售收入30多万元。”

  南边山乡作为一个山区小乡,全乡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3万多人,山里人口和山岭占到全乡人口和面积的80%以上,全乡林业用地19万亩,有林面积17.9万亩。其中竹林面积达8万亩。近几年,乡里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竹木资源,通过大力建设工业集中区和发展竹制品工业,山区小乡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竹制品制造基地。目前全乡大大小小的竹木加工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年产值4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全乡上规模、上档次的竹制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3家,到8月底,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其中竹制品企业的生产总值达8000万元。蓬勃发展的竹制品产业在壮大全乡工业产值的同时,也就地安排农民工5000多人,从事竹制品加工的农民月收入基本都达800元以上,昔日的穷光蛋基本走上了致富路。

  大山里的第一桶金

  南边山乡是个山区小乡,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原因,村民们虽日夜劳作,但还是年年靠政府救济过日子。由于穷,山里大部分人难以有受教育的机会,大部分男青年找对象都很困难,有许多女青年虽然与本村男青年订了婚,但由于忍受不了贫穷生活的煎熬,又纷纷远嫁他乡。但南边山乡的竹木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有竹林地3亩多,祖祖辈辈的南边山人却仅仅把一根根的竹子用来编织一些简单的生产生活用具或当柴火烧,只是偶尔背几根竹子下山卖,换得几个油盐钱。守着宝山,南边山人依然过着穷日子。

  对于南边山乡群众的这些窘况,乡党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让村民致富,必须要有项目,才会有出路。发展其它工业项目,南边山乡与全县其它乡镇比起来,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而只有竹木资源才是本地的最大优势。而且前几年,桂林市周边的毛竹大县如兴安、灵川等县通过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群众纷纷走上了致富路。南边山乡同样拥有丰富的竹木资源,为什么不能通过发展竹制品加工而使村民脱贫致富呢?乡里通过充分的调查,决定利用本地丰富的竹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企业。于是乡里就组织几个竹木资源丰富的村委干部和群众到兴安、阳朔等县考察学习,看看别人是怎样办竹制品厂的。

  永平村委支书莫荣发是当年较早开办竹制品厂的人,他说:“正是通过当年乡里组织的外出学习,才让我们山里人开了眼界。我们村委的村官张福成、温松世、温攀庆和魏顺才等几个人,外出学习回来后就自己筹措了11万多元,合股创办了南边山第一家竹席厂——永平村竹凉席厂,他们的小厂当年就实现年产值90万元,上交利税4万元。”

  这是南边山人从丰富的竹木资源中掘得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莫荣发、林国立等人也纷纷加入到了开办竹制品加工厂的行列。南边山乡的竹制品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把小竹子做大

  “我现在的厂子已从山里搬出来了,厂子也从原来占地仅几百个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占地面积11亩、40多个工人的一个加工厂,现在每年产竹凉席1万多张,毛利收入7、8万元。”在乡里的工业集中区,已是荣发竹制品加工厂厂长的莫荣发说。

  南边山的竹木加工产业虽然走出了第一步,但最早开办的加工厂基本都建在毛竹资源丰富的山区里,随着厂子规模和数量的增大,本地的毛竹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本地企业的加工用量。但由于交通不便,很多从外进调运的毛竹却难以运进山里。而且原来开办的竹制品加工厂都是零散分布在各个村委,形不成规模,限制了竹制品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要做大竹木产业,必须要把厂子从山里搬出来,但搬到哪里去呢?“我们乡里的几届政府都在集中精力做工业集中区,为竹木加工筑好巢,让零散分布的竹制品加工企业有个良好的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②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